栏目导航

逡巡山脊下 悠然见凤凰

       提起辽宁最险,非被誉为国门名山、万里长城第一山的凤凰山莫属。高悬峭壁的玻璃栈道、直冲霄汉的玻璃悬索桥、隐现于云雾中的老牛背、削壁架空的黑风口栈道……
       细心的人会发现,这些险秀之地均散落在凤凰山脊上,连成一条蜿蜒曲折、美丽隽永的山脊线,而在山脊线秀美畅通的每一段端点上,都有一个渺小的血肉之躯在坚守,他们是景区服务科的职工,他们有一个侠客般的称号——凤凰山守山人。
 

 










别有滋味的午餐 
       每年清明节,如果山下是清风沐浴,随着海拔的升高,800多米高的山顶,则会进入“速冻”模式。气温低至零下4摄氏度,树枝树叶都被冰包裹,形成炫丽的雾凇、冰花奇观,栈道、山谷白雪皑皑,整个景区白茫茫一片,对登山赏雪的游客而言,宛若童话世界。
       可美中总有不足。不足20位服务科的职工,散落在17个重要景点,守护着216平方公里的辽东第一山景区,承担着景区中最苦最累的服务工作,如清洁、引导、急救、排除隐患等。岗位的特殊性要求近半数的守山人,只能在山尖尖儿上解决午饭。
       “天气好时,伴美景吃饭别有一番风味。可山上的天气总不尽如人意,就像去年清明节气温骤降,山上下起雪来,米饭端在手里,一会儿就冻成了冰疙瘩,铁架上的热菜也早冻成坨,夹不起来了。”
       40岁的孙威,是凤凰洞景点的守山人,也是为不便到食堂吃饭守山人的送饭人。从凤凰洞到半山腰的食堂,背上装满盒饭重20斤的行军背囊,出发至玻璃栈道,5分钟快速吃完饭,又回到食堂放下东西,再折回凤凰洞。“一天至少爬山6次,一般体格还真不能胜任呢。”孙威自豪地说。
       送饭辛苦,吃饭也不“享福”。因为山上条件艰苦,守山人只能把饭菜放在空地里的铁架上,站在一旁迎风吞咽。

山上条件艰苦,守山人只能把饭菜放在铁架上,站在一旁迎风吞咽
近在咫尺电火花
       一顶帽子、一条毛巾、一瓶水、一副手套,这是吴明的职场4件套。32岁的吴明,是凤凰山第一险老牛背的“主人”。站在这里监控山里的一草一木,时刻保护着游客的安全,吴明觉得自己就像是“凤凰山的眼睛”。
       “每天6点半前到山脚,才能保证7点前爬至工作岗位。”虽然工作两年多,但每一条上山的路都记在吴明的脑海里,而这条他只需攀爬半个多小时的山路,对普通游客而言,却是长达1小时的艰难险路。
       为让游客最大限度地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景区内的人造设施少,险峻的景点更仅是立起扶手,围起半米宽、只够两个成年人侧身而过的小径。吴明的“办公室”就坐落在老牛背最高点最窄的路段,忙的时候他要拉、扶路过的游客,闲暇时只能依靠在单薄的扶手上小憩,而扶手的另一侧就是悬崖峭壁。
       “站得高,周围空旷还都是铁栏杆,赶上下雨打闪电,离我不足1米远的扶手上都泛起电火花,惊险又刺激。”
       当然,吴明的岗位不是一成不变的,因为每个“守山点”险峻高低各有不同,所以守山人定期轮换岗位,保证每一名职工都在最险的岗位锻炼过,也保证都在次险的岗位“清闲”过,以示公平。可无论在哪儿,只要还在山脊线上,就都是最苦最累的。
 

孙威(走在最前面)是凤凰洞景点的守山人,也是为不便到食堂吃饭守山人的送饭人
身临其境的确幸
        除了日常工作,突发事件也时常考验着这群守山的年轻人。大前年一怀孕女子在途经老牛背时,突然流血被困。短短一小时内,守山人同救援官兵一起用最快的速度开辟出一条生命的通道,母子方才平安。
       考验的还有不文明游览行为。部分游客初到玻璃栈道喜欢跑跳、死劲跺脚,在玻璃栈道上岗的许华男又多了一项劝导的工作。“大家出来玩都是高高兴兴的,所以劝导这个度特别不好把握。一旦说过了,容易产生口角,那是事故要受处分的。”
       相比于他们,马开驰则要幸运得多,去年刚退伍就被分到了刚开通的玻璃悬索桥。凤凰山玻璃悬索桥全长220米,上下落差118.3米,宽4.4米,站在桥上,仿佛站在“彩虹”之上,感觉缥缈又动魄。亲友们知道马开驰在这上班都羡慕不已,但他们不知,在这儿的守山人,却要比其他人承担的更多。
       “上班是两个白天加一个晚上连着上,晚上不下山,在山上的临时休息室住宿,第二天早上5点多开始打扫桥面。”白天要不停地擦桥面,晚上则要保证景区内的安全,以及游客的完全离开。
       虽然辛苦,却满足和快乐。马开驰每天开工前第一件事是用手机拍景区,工作闲暇时也是用手机拍景区,下班后还是用手机记录景区的夜景,不自觉竟成了抖音网红。“是自己占便宜了呢!”
       守山人,百度解释:愿意坚守自己岗位、默默付出的人。而凤凰山的守山人,却给这个词汇进行了新的诠释,更添加了一份自得其乐中、悠然见凤凰的豁达。

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此文章由当代工人期刊提供
作者-张章